数字化检验,这些细节你想到了吗?

在生产制造企业,质量检验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但传统的QC检验方法越来越力不从心,难以满足企业越来越快的生产节奏和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数字化转型可能就变成了一条不得不走的路。

 

当然,如果不能跳出传统的思维,数字化系统仅仅是一个Web化了的Excel表格,也就变成了“马拉火车”,这也是市场上大多数QMS系统的现状。真正优秀的QMS系统,要有自己的“引擎”,有自己的业务逻辑,不能只是一个“客户怎么说,我就怎么做”的IT外包商。

 

在QC检验时,企业质量人员可能存在以下的困扰:

 

一、检验规则标准

1)检验规则标准是否符合客户要求?是否符合国标GB2828?

2)各客户要求不同/各供应商能力不同,同一物料对不同的供应商/客户的检验标准存在差异,如何实现?

3)IPQC的检验规则,其首检、巡检和末检的检验内容存在差别。比如某些项目只有首检才做,某些项目须2h检验一次,某些项目4h才检验一次,如何实现?

4)流水线式生产,如何把各个工序的工艺流程串联起来?

5)有的检验内容无法直接测量,需要检验员线下公式计算,希望在系统中计算,节省工时,避免出错。

6)希望筛选出某个检验项进行深度分析,如漆包线厚度、钢丝直径、电机转速,总共有多少个规格?每个规格的质量情况怎样?

7)上述某规格的检验项,在同族物料/供应商/客户/产线/工单/班组之间的对比情况

8)同族物料,其很多检验项目是相同的,能否抽出共性,无需每个重建?

 

二、QC检验执行

1)一线员工流动性大,培训员工耗时耗力;

2)检验过程中要打开:检验单、作业指导书、图纸等多个文档,工作效率低;

3)检验时不了解该产品的历史问题履历,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

4)无法统计每个检验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

5)检验批合格判定由人工判定,效率低且容易出错。

6)产量大的企业,每天的检验批特别多,忙不过来,如何科学的减少工作量?

7)卡尺、千分尺、三坐标等计量数据如何跟系统自动连接?

8)检验数据统计分析,耗时耗力还不完整,不能即刻响应客户的要求。

9)如果发生了不合格,反馈不及时,导致相关主管无法即刻了解信息。

10)填写不合格单、MRB评审在线下进行,效率低,且无法统计。

 

为此,云质QMS为企业提供了以下具化的解决方案: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先行;简化操作,优化分析。

 

→ 国标GB2828要求多个检查项(如外观包括生锈、缺料、色差、粗糙度等多个检查项),合并计算全部疵点,判断是否合格。

→ 有些客户的抽样方案是Cr=0,不符合GB2828要求,即使按最低的0.01抽样,抽样数高达1250,在实际过程中也很难执行。

→ 很多软件不专业,每个检查项单独设置抽样要求, 不符合GB2828要求,有被客户投诉、罚款以及法律层面的风险。

→ 同一物料的某些检查项可自定义适用的供应商/客户/工序/检验类型,真正做到”一个标准,分类呈现“。

→ 通过工艺流程把各个工序串联起来,适合流水线式作业方式。

→ 支持自动计算功能。

→ 可抽象出某个独立的检查项,总共有多少种规格?了解每种规格的质量情况?可在同族物料/供应商/客户/产线/工单之间对比

→ 可建立“通用标准”,重复性的检查项无需建立,直接引用“通用标准”

→ 检验作业无需专门的SOP文档,所有要求都在检验标准规则中体现,合格与否由系统判定,检验员只负责输入数据并提交单据。

→ QMS与ERP/MES/WMS集成,实现报检单的自动推送和结果回写;

→ 检验任务分配调度,按照人员/物料类型/放置区域/供应商/产线等不同分别推送检验任务;

→ 与PLM集成,在线打开图纸;

→ 检验室带出该物料的历史缺陷履历排名,重点问题重点突出;

→ 系统支持合批/跳批等逻辑,既保证了质量,又提升了效率;

→ 抽样数、合格判定都由系统计算,防错。

→ IPQC可设置首检/巡检/末检等巡检计划,按时推送巡检任务给相关负责人;

→ 卡尺、三坐标等计量数据能够自动写入系统;

→ 检验过程中可直接登记不合格品,直接发起MRB评审和CAPA;

→ 不合格预警通知功能,绑定邮箱/企业微信等,即时通知负责人;

 

 

 

云质QMS系统通过更科学的方法,给企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帮助实现在质量检验方面降本增效的要求。

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依托一套成熟的服务体系和工作流程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软件系统顾问咨询、系统实施和售后维护等一系列服务,全面满足客户的需求。诚信经营,用心服务,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价值。

专注于企业质量信息化服务

Our Clients Are Our First Priority

主页    云质观点    数字化检验,这些细节你想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