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系统(QMS),如何选供应商?
一.选型小妙招
简单考核乙方的项目经理
如果项目经理不懂ISO9001、IATF16949、ISO13485、ISO14001等体系/合规要求,不懂PDCA、8D、A3、DMAIC等常用的结构化问题解决方法,不懂GB 2828抽样计划,不懂APQP/FMEA等五大工具,不懂过程审核/产品审核/分层审核,不懂甲方的制造工艺 ......
那项目该如何交付?
二.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关注
1)公司专注度:是否专注于制造业QMS系统开发?ERP、MES、PLM、APS、QMS、WMS、SRM都能做的全能型选手肯定瞎扯淡;
2)产品专业度:软件产品设计、开发人员是否具备资深的质量业务背景;
3)项目案例:能否提供至少20个QMS签约合同?是否有可参观的成功案例;
4)产品成熟度:能否提供软件demo试用账号;
5)产品普适性:标准产品能否适用不同的制造企业,或一家企业的多种业态(如注塑、金加工、电机、SMT、装配等工艺);
6)产品完善度:提供软件的功能清单;
7)质量报表:各种质量分析图表展示;
8)实施专业度:
①实施人员是否具备丰富的工厂质量管理经验;
②实施人员可否帮助企业优化质量管理流程,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如质量咨询、技改建议等);
③实施人员是否具备质量业务输入能力,而非单纯“我说你做”的外包开发。
三.产品型QMS和项目型QMS的优缺点对比
类型 |
优点 |
缺点 |
总结 |
产品型软件 |
1)可获得除软件之外的咨询服务,以便更好的落地; |
1)有些客户的页面会存在冗余功能;
|
1)产品型软件,经过复杂的逻辑抽象,将丰富的质量管理知识软件化,本质上是质量业务知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
项目型软件 |
1)可完全按照客户的当前需求定制开发,无冗余功能。 |
1)客户方必须有熟悉质量业务及IT技术的人员整理详细需求,对客户的专业技术要求高; |
1)项目型软件,本质上是劳务外包形式。核心的业务逻辑都由甲方完成,因为时间紧迫,若甲方考虑不完全,软件未来的拓展性难以避免受到制约; |
四.建议选择产品型的公司,不要选择项目型公司
据了解,某些QMS厂商在其官网上展示的客户案例,有一大半都已经被废弃不用了,但新客户在选型的时候,根本无法了解这些失败案例,厂商自然更不会说。
某行业资深人士提到,很多汽车主机厂一直在提质量管理数字化,但都没有一个合适的QMS厂商,参与的供应商很多,但最后都成炮灰了。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大型制造企业一定有很多独特且专有的管理方法和业务流程,他们的需求存在大量二开的内容。很遗憾,这些定制化项目能够成功交付的屈指可数。
现实就是,中小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容易成功,具体请参考:颠覆你的认知,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容易成功